为“夕阳”事业培育“朝阳”产业,兴业银行奋力书写养老金融大文章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加深,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养老金融迈入发展新阶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作为国内养老金融先行者,兴业银行秉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立足自身优势,聚焦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大领域,持续创新丰富产品服务供给体系,更好满足不同人群多元化、差异化养老金融需求,以金融力量赋能“夕阳”事业焕发“朝阳”力量。

聚焦养老金融“三大支柱”

构建“123+”养老财富管理体系

从单一功能到“一卡通”,一张小小的金融社保卡,不仅能看病买药,还能结算缴费,承载着大民生。   

兴业银行以金融社保卡为支点,着力夯实养老金融“第一支柱”。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兴业银行累计发行社保卡超185万张。其中,福建省内社保便民网点数达173个,覆盖率86%,营业网点、自助机具均可支持社保代发申领、就业登记等多项社保服务办理。

据悉,兴业银行还深度参与福建省人社厅等部委关于“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政务服务项目,目前福建省辖内分行均支持新生儿社保卡线上申领并寄送到家。

在我国养老保险体系中,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主要保障退休基本生活需要,目前已基本健全;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和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仍是短板,需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快养老金融发展。

第二支柱方面,兴业银行大力发展薪酬福利类年金业务,为企业员工养老金计划提供有力补充,增强企业养老保障的可持续性。

第三支柱方面,自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出以来,兴业银行就首批获得个人养老金业务开办资格,持续完善服务体系,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营业网点等线上线下渠道为广大客户提供个人养老金从账户开立、资金缴存、产品投资到待遇领取的全流程服务,全力提升居民养老备老资金储备。目前,已累计服务个人养老金客户超750万户,账户数位列股份行第二,个人养老金产品数达245支,位居行业前列。

在产品供给端,兴业银行个人养老金融产品货架也持续扩容,为百姓充实养老“钱袋子”提供了更多选择,搭建起“123+”养老财富管理体系。即贯穿1个“安愉人生”养老金融服务品牌,服务备老、养老2类客群,涵盖个人养老金产品、商业养老金融产品、特色养老产品3条养老金融产品线。

银发经济方兴未艾,养老金融大有可为。兴业银行持续壮大养老金融人才队伍,已组建起首批超 3000人的养老金融规划师队伍,专业能力覆盖法律、会计、税务等多项领域,超三分之一人员持有三项及以上专业领域从业资格证书。

履行银龄“暖心承诺”

打造老年友好型银行

在福建厦门,兴业银行在线上搭建以养老规划为核心的专属权益平台,集增值服务、财富产品与便民功能于一体,理财沙龙、观影出游、爱心义剪活动轮番开展,为老年群体提供全方位服务;在重庆,兴业银行在网点设置“安愉图书角”,开展“安愉健康周”,构建“金融+健康+生活”平台,丰富老年客户精神生活;在四川绵阳,兴业银行联合当地街道社区打造5家“安愉食堂”,为老人提供餐费减免、送餐上门服务,为300余户老年家庭解决“吃饭难”问题。

今年是兴业银行连续第十一年举办“敬老月”主题活动,该行各地分行在活动期间陆续推出具有当地特色的专属活动。与此同时,兴业银行还以“与安愉老友在一起”为主题,推出“纯盈颐养”理财等定制产品,升级出行、购物等方面专属权益,发布系列老年客户《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教育宣传手册》,助力老年群体提升防骗意识、提升金融素养。

情系桑榆,兴业银行从便利性入手,于细微处用心,线上线下相结合持续优化适老服务,打造老年友好型银行。在线上,该行通过升级手机银行、官网、自动柜员机等系统,不断提升老年客户的操作便捷性和服务体验。在高频使用的手机银行端,兴业银行开设了养老金融专区和个人养老金专区,并定制手机银行“大字版”及95561客服热线绿色通道,2024年全年服务老年客户超270万人次,多措并举帮助银发客户跨越数字鸿沟。

在线下,兴业银行已在全国打造85家“安愉人生”敬老服务示范标杆网点,将爱老敬老理念注入服务日常。走进兴业银行网点,随处可见便利老年客群的各类设施,厅堂员工不断强化的尊老服务意识让银发客户宾至如归。与此同时,兴业银行还积极鼓励全国各地分行充分发挥属地特色,因地制宜开展创新服务,如重庆、成都、福州、济南等分行在服务中心的建设上打造出了“金融+老年教育”“安愉+社保”等独具一格的区域化服务模式,展现了兴业银行适老服务的多样化实践与创新成果。

聚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兴业银行在全国44家分行打造了“安愉人生”俱乐部,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既有守护老年人健康的保健讲座、免费义诊等公益服务,也有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书画创作、摄影技巧等体验课程,也有激发银发活力的广场舞大赛、声乐汇演等文体活动,更有贴心暖心的重阳敬老、生日慰问等节庆关怀,让银行网点从金融服务场所变成了有温度的“银龄乐园”。

着眼养老产业未来

培育银发经济新质生产力

日益庞大的老年群体和持续升级的养老需求,正在催生万亿级银发产业“新蓝海”,当养老产业从基础服务供给迈向专业化、数字化,金融支持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对此,兴业银行针对养老产业特点,深化养老金融产业研究,系统性制定了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指引,创新产品服务,提高专业服务能力,持续培育银发经济新质生产力。

在政策指引下,兴业银行积极向人民银行申请低成本养老产业再贷款资金,用于降低养老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持续优化调整行内养老产业金融认定标准,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并配套专门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补贴,推动信贷资源向养老产业倾斜。

立足全产业链思维,兴业银行突破传统“养老产业等于养老机构”的认知局限,主动扩大金融服务范围,加强模式创新,深度挖掘产业链各环节优质项目,并实地走访泰康之家、越秀康养、复星星堡、广西旅发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精准把握客户需求和行业运营逻辑。2025年前三季度,兴业银行在健康管理、养老服务、老年公寓、老年医疗、养老设施建设等细分领域,新投放养老产业贷款120笔,合计近14亿元。

今年,兴业银行还创新推出“利率-床位使用率”动态调节机制的贷款产品,通过市场化手段激励养老机构提升运营水平和服务质量,携手厦门市老年基金会,成功落地厦门爱心护理院二期扩建工程融资项目,及时满足客户资金需求。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当地养老床位紧张问题,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高质量医养结合服务,也为养老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