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如砥,“十五五”新征程即将开启,近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擘画了“十五五”发展的宏伟画卷,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指明了前进方向,立起了指路航标。
闽山苍苍,闽水泱泱。2024年10月,在新福建建设10周年的新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福建考察,为福建改革发展把脉定向、指路引航,赋予福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的历史使命,明确指出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奋勇争先,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上作出示范,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
牢记嘱托,踔厉奋发。一年来,作为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关心关怀下成长起来的现代化商业银行,兴业银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弘扬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论述与实践启示,坚持“从严治行、专家办行、科技兴行”基本方略,坚定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将自身发展融入新福建建设的宏伟蓝图,以金融为笔、实干为墨,在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中奋力书写兴业答卷。
截至2025年6月末,兴业银行总资产达10.61万亿元,占福建地方法人金融企业资产总量超七成;各项贷款占全省比重近20%,在闽各项融资余额保持2万亿元,持续巩固了在福建金融体系中的主力军地位,成为助推新福建建设名副其实的金融“压舱石”。
闯出新路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打造新名片
传统产业智改数转、新兴产业聚链成势、未来产业向高而攀……扭住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福建争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排头兵。
而发展科技金融是必由之路。一年来,兴业银行牢记嘱托,持续提升科技金融战略高度,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服务体系,着力打造“第四张名片”,让更多“科技繁花”结出“产业硕果”。
在“专”上搭体系——
成立由董事长挂帅的科技金融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支持福建科技创新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加强顶层设计;将福州、厦门作为科技金融重点分行,设立科技支行,组建专营队伍,建立“研究、业务、风险”三位一体专业研究体系,推动基层愿贷、能贷、会贷。
在“全”上优服务——
针对科创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不同生命周期差异化金融服务需求,提供“线上+线下”“商行+投行”“金融+非金融”一体化服务方案。
在福州,落地首笔“科技成果转化贷(闽都创新实验室专属)”业务,为一家专注芯片光学量检测装备与智能化无人机库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300万元专项融资,助力核心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在厦门,落地福建省首笔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为厦门某上市企业发放并购贷款,助力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从陪伴众多“专精特新”企业茁壮成长,到助力紫金矿业、恒申集团、安踏体育等龙头企业迈向千亿级,兴业银行推动“产学研用金”融合,让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滋养着产业的“雨林生态”。截至今年9月末,该行在福建省内科技金融贷款余额已突破千亿元,达1066亿元,服务科技型企业超4.2万户。
在“新”上解难题——
科创企业一般存在规模小、研发投入成本高、资产轻、增信手段有限等融资难点痛点,如何跨越融资“高山”?兴业银行创新推出“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着重从知识产权、发明专利等维度考察企业“软实力”,推动科技创新在金融领域的信用化,让“技术流”变“资金流”,目前已在省内通过“技术流”评价体系投放资金845.8亿元。
“硬科技”需要“硬投资”、长期投资。兴业银行抢抓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扩大试点机遇,成为全国首家获批筹建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今,注册资本达百亿元的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筹建已近尾声,即将落子福州,这将为谱写福建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新篇章注入兴业新动能。
奋勇争先
在改革开放浪潮中开辟发展新空间
潮起东南,福建是我国改革开放重要先行省份。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的新征程上,兴业银行传承福建改革创新基因,推进福建区域改革,成立福建管理部,增强多兵种、跨区域作战能力,更好担当福建金融主力军职责,为新福建建设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供给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创新发展“晋江经验”,充分激发全社会投资创业活力。
作为根植民营经济大省福建的银行,兴业银行始终把服务福建民营经济作为重大任务和重大机遇,出台《服务福建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行动方案》,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为福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注入更多金融活水,连续6年被评为“服务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突出贡献银行”。
无论是支持泉州科牧智能打造全球首个5G智能马桶工厂,还是与安踏集团相伴成长,助力其成长为全球体育用品集团,还是成为宁德时代第一授信银行,推动新能源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还是与福州闽都创新实验室深化合作,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兴业银行以金融之力推动福建民营经济活力迸发、拔节向上。截至9月末,兴业银行服务福建各类民营企业超8万户,在省内民营经济贷款余额2377亿元。
改革增动力,开放添活力。福建坐拥台、侨、特、海等多重优势,当前对外开放之门越开越大。兴业银行勇立时代潮头,立足福建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主动融入和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速拓展国际业务版图。
今年,兴业银行在总行成立国际业务战略推动工作组,在省内设立首批国际业务重点支行,构建“线上+线下”“本币+外币”“境内+境外”“区内+区外”一站式跨境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有力支持闽商闽企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截至9月末,该行在省内跨境金融融资余额96.72亿元。
在漳州,兴业银行作为全球协调人成功为一家企业承销发行全国首单规模达5亿美元的蓝色可持续境外债券,期限3年,不仅精准满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更是该行深化“商行+投行”战略,高效链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生动缩影。
闽台一水相连。当前,福建正在扎实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兴业银行发挥地缘优势,先行先试,率先出台《支持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相继在福建各地市设立了15家服务台胞台企的重点经营机构,发行境内首单用于支持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的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创设台胞第一家园借记卡、信用卡,以及台胞经营贷等特色金融产品,探索对台金融服务新模式。截至9月末,已为全省台胞台企提供综合融资余额超41.5亿元,持续以饱含温度的金融笔墨,绘就两岸融合发展的新画卷。
作出示范
在新时代共富之路中探索新实践
福建山海相连,“八山一水一分田”。如何发挥金融主力军作用,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走好共同富裕之路,是新时代金融机构的必答题。
兴业银行聚焦福建海的优势、山的特色,以源源金融“活水”打通发展血脉,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中勇担使命、争作示范。
县域连接城乡,是区域发展的基石,是均衡发展的关键一环。兴业银行以县域为重点,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为抓手,深入开展“兴八闽·闯新路”大调研与产融对接活动,足迹遍布近千家企业,提供“融资+融智”综合服务,精准滴灌县域特色产业,激活县域经济新活力。
在泉州德化,“陶瓷贷”精准嵌入陶瓷产业链,助力一件件精美的陶瓷工艺品漂洋过海;在漳州,银团贷款、供应链融资等综合金融服务,持续加大对古雷石化产业链的金融支持力度;在莆田,“全方位+全周期”金融服务,让工艺美术产业成为传承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截至目前,该行对县域重点产业授信金额超2700亿元。
念好新时代“山海经”,兴业银行发挥绿色金融领先优势,打通“两山”转换路径,让福建“生态颜值”蝶变为“富民产值”。多年来,该行积极助力福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以“融资+融智”支持厦门、三明、南平等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在林业金融、碳金融等领域屡创突破,落地了一批具有市场引领意义的“首单”产品——福建省首笔超亿元转型金融贷款、首笔“ESG保险+绿色贷款”等,“点绿成金”,不断铺就生态富民之路。目前,兴业银行在福建省内绿色融资余额已突破2100亿元。
福建是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源地。兴业银行借鉴科技特派员制度,建立金融特派员工作制度,引金融活水直达乡村。目前该行已选聘金融特派员超1900人,组建“科技+金融”特派员队伍,深入了解乡村、服务乡村,助力农业,帮扶农户,持续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顺应数字化发展潮流,兴业银行强化科技赋能,持续探索以金融特派员为“友”、以物联网为“手”、以卫星为“眼”的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新模式,创新推出卫星遥感应用平台、生物资产监管平台等数字化工具,让县域产业乘上“科技+金融”的翅膀振翅高飞。
金秋时节,三明尤溪县联合镇的万亩橙园硕果盈枝,橙香四溢。而在30公里外的兴业银行三明尤溪支行,金融特派员罗兴轻点鼠标,通过卫星遥感系统,便能清晰监测果园长势、积温变化与潜在风险。“过去贷后管理每月至少跑一次,如今有了‘天眼’,远程尽调一目了然,效率大不同。”这片全省单体面积最大的橙园,曾获该行300万元贷款支持,如今正借助数字金融实现更精准、更高效的管理。
聚焦“百姓富”,兴业银行以金融之力推动山海共舞、城乡融合,绘就了一幅协调发展、共同富裕的生动画卷。截至9月末,兴业银行在省内涉农贷款余额超792亿元。
久久为功
为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注入新动能
漫步三坊七巷,千年文脉在砖瓦间静静流淌;驰骋平潭海岸,碧波白浪激荡时代豪情;流连霞浦滩涂,流光溢彩绘就自然画卷……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福建文旅画卷徐徐铺展,八方宾客纷至沓来,感受“海丝起点、清新福建”的独特魅力。
这幅生机盎然的文旅图景背后,跃动着兴业银行金融活水的润泽之力。围绕文化强省与全域生态旅游省建设目标,兴业银行与福建省文旅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出台《服务福建文旅经济金融方案》,创新文旅金融服务模式,助力福建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
从与福建省河长制办公室战略合作,支持闽江、木兰溪、晋江等重点流域治理,累计投放相关融资近百亿元,推动“水清、岸绿、景美”成为福建生态底色;到联动地方政府打造“畅游八闽·有福相见”等特色活动,创新建设茉莉大街数字人民币示范区;再到推广“福”文化、茶文化、海丝文化等特色IP,兴业银行始终与“清新福建”同频共振,让文化地标在东南沿海熠熠生辉……目前,该行在全省服务文旅相关客户超1400万人,文旅经济领域贷款余额近600亿元,让“诗和远方”在八闽大地焕发新的光彩。
文以载道,汇泽八闽。福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兴业银行根在福建,得风气之先,不仅以金融活水滋养福建文化沃土,更将红色基因、八闽文化融入发展血脉。
在“滴水穿石 行稳致远”行史展览馆中,一批批兴业人循迹溯源、融会贯通,学深悟透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论述与实践启示,汲取源头活水,胸怀“国之大者”,深入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兴业银行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持续加强理论武装,创新文化建设机制,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兴业”,推动“共学、共享、共建”协同发力,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拓展丰富兴业文化内涵,生动讲好新时代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兴业故事。
征程风劲、奋勇争先!“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兴业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始终坚持“把根扎在八闽大地、把枝叶伸向全国全球”,始终与新福建建设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统筹做好“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开局,当好服务新福建建设金融主力军,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再立新功、再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