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验证绿色金融商业模式到“第二增长曲线” 兴业银行计划五年内实现规模翻番

时间: 11月17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商业银行已成功验证了绿色金融商业模式,并将继续扩大在此领域投入。

据悉,总部位于福州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兴业银行提出,“十四五”期间全行绿色金融业务规模实现翻番的规划目标。至2025年末,兴业银行集团绿色金融全口径融资余额不低于2万亿元,绿色金融企业客户数不低于5.5万户。

今年是兴业银行新一轮五年规划开局之年,该行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入推进战略转型,全力树牢擦亮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三张名片,全面加快数字化转型,实现了规模、质量、效益的同步提升。截至今年9月末,兴业银行总资产8.5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64%;营业收入1640.47亿元,同比增长8.0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40.38亿元,同比增长23.45%。在“2021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按一级资本排名第19位,跻身全球银行20强。

随着“双碳”战略实施,我国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转型对防范金融风险形成重大挑战,同时又给金融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根据很多研究成果,我国实现碳中和需要百万亿级别的投资。“绿色低碳转型是挑战,更是机遇,将有力推动金融业迈上‘第二增长曲线’。”今年10月,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在金融街论坛上表示。

从1万亿到2万亿的再出发

5年前的2016年8月,兴业银行对外宣布,到2020年,要实现两个“一万”,即集团绿色金融融资余额突破一万亿元,绿色金融客户突破一万户。“两个一万”的绿色金融中期目标在2019年提前实现,当年MSCI发布的全球环境、社会和治理(ESG)评级中,兴业银行由2018年的BBB级晋升为A级,随后连续三年位列国内银行业最高评级。

兴业银行新一轮五年规划将“绿色银行”作为三张名片之首,并制定了更高目标。至2025年末,兴业银行集团绿色金融全口径融资余额不低于2万亿元,绿色金融企业客户数不低于5.5万户,各分行及子公司成为区域及子领域绿色金融的领头羊,这些规划目标将体现在逐年的计划任务与考评指标中。

兴业银行是国内首家“赤道银行”,也是最早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深耕15年。经过15年的发展,兴业银行在实践中验证了绿色金融这一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到9月末,全行绿色金融融资余额达13093亿元,较年初增长约13%,增速高于全行资产和各项贷款增速,服务客户3.3万户,且绿色贷款的不良率仅为0.06%,并且所支持的绿色项目可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9503.30万吨,走出了一条兼顾商业可持续和环境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绿色金融在中国市场落地生根,并发展到如今的万亿市场规模,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门类。而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实施,给绿色金融业务又带来新的战略机遇。有研究预计,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未来几年中国每年需要4万亿的绿色投资,其中85%-90%需要社会融资,对于绿色金融来说,市场空间巨大。

今年4月“绿色金融和气候政策”高级别研讨会预测,2030年前中国碳减排需每年投入2.2万亿元;2030-2060年,需每年投入3.9万亿元。要实现这些投入,单靠政府资金是远远不够的,需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近期,《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陆续发布。此外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的实施方案,科技、碳汇、财税、金融等保障措施还将陆续发布。

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欧盟将用时70年,美国45年,中国只有30年左右。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指出,时间短,曲线陡,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突出,要积极督促金融机构尽早开始转型。

今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通过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以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人民银行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

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供应商

即使站上“碳中和”风口,兴业银行要实现到2025年末绿色金融全口径融资余额不低于2万亿元的目标,仍面临诸多挑战。在风险管理层面,央行强调需要密切关注化石燃料相关的转型风险。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八成是化石燃料,主要是煤炭。“据估测,到2060年,化石燃料占比将不足20%。中国金融机构持有了一些高碳资产,绿色转型带来的资产价值变化风险等问题值得关注。”

“双碳”目标的提出也给银行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求银行加快业务转型,研究并制定与国家碳中和目标相协同的自身碳中和目标,并将目标落实分解到业务结构调整和行业授信政策中。其次,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健全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将环境、社会、治理纳入授信全过程,对环境高风险领域的贷款和资产风险敞口进行评估。

“金融机构应胸怀“国之大者”,认清大势所趋,以资金融通、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的独特功能,积极担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中的职责使命。”吕家进在金融街论坛上指出。

对此,兴业银行将进一步提升绿色金融的战略高度,持续加大绿色金融投入和产品服务创新,着重开展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更加聚焦于碳减排的重点领域,结合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保护、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点区域,加大绿色贷款投放力度,加强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等集团多元化产品运用,加强产品创新,加快重点客户、标杆项目拓展、落地,推动业务增长上量,确保绿色金融有效服务碳减排、碳中和。

二是加快推动碳金融业务发展。兴业银行在2007年就开始涉足碳金融,服务“7+2”国内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今年以来,全国性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加快,兴业银行依托已有碳金融实践经验,积极参与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以融资+融智为载体,以交易+做市为抓手,以碳权+碳汇为标的,为碳市场和交易主体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提升碳金融差异化服务能力。

三是加强绿色金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动绿色金融发展,人才队伍和能力建设已经迫在眉睫,这要求金融机构与相关的专业性机构共同努力与合作,培育更多的专业人才。兴业银行经过多年的培育积累,已经打造了一支160多人的绿色金融专业队伍,未来还将加大投入,吸收更多的绿色金融专业人才加入兴业银行。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实现绿色金融融资余额翻一番,立志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供应商,使绿色金融成为连接客户的主纽带,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更大的兴业力量。”吕家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