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绿色金融生态圈如何助企业“脱碳”降成本

时间:6月12日 来源:中国经营报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纷纷布局、加大绿色金融支持,但由于新能源、低碳产业多属于新兴产业,企业投资周期长、商业模式等还不成熟,往往达不到传统信贷在财务方面的门槛要求,或存在融资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等情况。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此前亦呼吁道,要多渠道加大绿色金融和碳减排支持力度。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基层调研时了解到,目前,银行正在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努力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突破传统信贷 创新绿色金融产品

央行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末,中国绿色贷款余额近12万亿元,存量规模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8132亿元,居世界第二。

随着绿色金融的蓬勃发展,企业节能减排效果明显。记者从兴业银行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末,该行已累计为30680家企业提供绿色金融融资服务30876亿元。同时,兴业银行所支持的这些项目可实现在我国境内每年节约标准煤3090.68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8586.74万吨,年减排化学需氧量(COD)414.57万吨,年减排氨氮化物21.90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硫99.81万吨,年减排氮氧化物12.07万吨,年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4596.49万吨,年节水量41047.25万吨。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面对我国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样的“双碳达标”任务,仅依靠绿色信贷远远不足。

“从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的结构看,目前绿色信贷仍然是主力,但传统信贷的期限和规模都难以满足企业的‘双碳’发展需求。”某国有银行相关负责人认为,“新能源低碳产业多是新兴产业,由于技术不够成熟、运营管理成本较高,受制于资源难以规模化发展等特点,导致其经济回报不足,达不到项目融资在财务方面的门槛要求。”

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罗施毅也告诉记者:“目前,有些节能减排领域的商业模式并不成熟,如矿山修复、土壤修复、流域治理等,这样的项目可能会存在期限与资金的不匹配。”

此前中国银保监会亦表示,银保监会将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积极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青岛城投实业集团(以下简称“城投实业”)是受益于绿色金融创新产品支持的企业之一。2015年,在考虑光伏行业可持续盈利并带来稳定现金流、改善资产和盈利结构的情况下,以实体产业投资为基础的城投实业成立。目前,城投实业已在全国18个省、直辖市通过各种合作模式投资70余座电站,合计装机规模超3GW,资产规模约250亿元,储备收购项目2GW左右,并网项目累计发电超百亿度,累计节能减排二氧化碳超千万吨。

由于城投实业资金使用量大,以兴业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为其提供了多种融资方案,包括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银承、并购融资、债券发行、债券投资、美元债承销、北金所债券融资计划等。

同时,城投实业财务负责人穆珊珊透露,目前兴业银行青岛分行正在筹划为其承销碳中和债券。“与此前发行的绿色债券相比,碳中和债券发行的场所是在交易商协会,成本会更低、投资人范围更广,且期限更长。”

青岛水务集团海水淡化科技公司(以下又称为“百发海水淡化厂”)也是新型绿色金融融资工具的获益者。

2020年11月4日,兴业银行青岛分行独立主承销的青岛水务集团2020年度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成功发行,即我国境内首单蓝色债券,也是全球非金融企业发行的首单蓝色债券,发行规模3亿元,期限3年,募集资金专项用于百发海水淡化厂扩建工程。

青岛水务集团财务部部长娄洁表示,“这一创新融资工具,不仅助力了百发海水淡化厂的扩建、增强其淡水生产能力,也为集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加强集团内外联动 减轻企业还款压力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近年来,银行机构已经持续推动多项绿色金融创新产品落地。

以兴业银行为例,该行不仅推出了碳中和债券、蓝色债券、绿色信贷资产支持证券、ESG理财产品等一系列引领市场的绿色金融产品,该行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也从“单个产品创新推动阶段”进入到“绿色金融集团化推动阶段”。

济南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南公交”),作为济南市公共交通的主要承运单位,在新能源及清洁能源车辆更新和现有车辆节能改造方面投入巨大,一度急需外部资金支持。不过,如很多公益性特征明显的环保项目一样,济南公交所在的公交行业作为财政补贴的民生行业,长期面临政策性亏损,负债率高等融资难题,融资渠道相对有限。

为解决济南公交的“用钱”难题,兴业银行济南分行综合考虑济南公交行业特点和未来新能源车发展前景,2016年,与该行全资子公司——兴业金融租赁公司联合亚洲开发银行,通过亚开行低成本资金,为济南公交累计提供清洁能源公交融资租赁业务5.79亿元。

在加强集团协同联动的同时,商业银行也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助力企业“脱碳”。专注于变单一的加油站、加气站为油气光电合一能源站的富海能源服务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海能源”),正是借助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专业优势,撬动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融资。

据悉,近年来,民营企业富海能源一直在探索化石能源与太阳能的结合,并创新性地提出“油气光电智慧能源站”项目,在山东境内150座油气站(含高速公路站)的屋顶、绿化区域等建设总装机7.5MW的光伏发电及相应配套设施,150座光电站年平均发电1194万KWh,节约标煤3918吨,减排二氧化碳11908.5吨。

不过,由于项目建设耗资巨大,如何能在获得融资的同时进一步减少资金成本,是富海能源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如富海能源这类响应新旧动能转换的企业,渴望获得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低成本资金,但出于风险等多方面原因的考虑,这一想法往往难以实现。

“这次通过与兴业银行的合作,不仅通过流动资金贷款等方式让我们获得了资金支持,更通过保函业务撬动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降低了我们的融资成本,减轻了还款压力。”富海能源母公司富海集团财务管理中心总经理王守华说。

王守华介绍道,为帮助降低融资成本,兴业银行东营分行与清洁发展基金展开了合作,由兴业银行为富海能源开立借款保函7150万元,期限是5年,清洁发展基金批复富海能源贷款金额6900万元,用于富海能源“油气光电能源站项目(光电部分)”建设,综合融资成本为3.5625%(基准利率下浮25%),远低于市场同类贷款利率。项目建成后,可为加油加气站实现内容供电,有效减少常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减排。

正是看到清洁发展基金与兴业银行通过开立保函撬动融资的这一模式,国内一家政策性银行决定向富海能源提供一笔贷款,满足了企业的低成本融资需求。

在创新的同时,金融机构如何控制绿色金融工具创新带来的风险?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选择企业时,会更看重企业的发展前景、对于民生的支持情况等。

罗施毅告诉记者,从目前的情况看,绿色金融项下的企业其风险较传统企业相对小一些,部分企业可能因为现金流等问题出现风险,但由于其具备技术等资源,可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化解风险。(作者: 张漫游)